基于上述实际情况,黎雄博士(岘港大学工程水利系讲师)向《青年在线》分享了关于此问题的观点。
通过岘港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实际经验,对整个城市统一实施停学决定已不再合适,取而代之应根据不同级别进行适当计算,将权力下放给各个区域。
为了让停学不造成过多干扰,街道和乡镇,特别是那些有大河流经或经常受潮汐影响的地区,需要被授予决定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停学的权力,基于实际洪涝情况。
城市只需发布关于降雨量和洪涝程度的通用指导框架,确保统一性,同时允许地方灵活处理实际情况,及时应对。
对于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三个教育阶段,只需乡镇和街道可以在自然灾害风险达到2级或以上时,决定当天停学。
对于高中学生,应将决定权交给各学校校长。
高中学生(15-18岁)有能力在不同街道和乡镇之间自行往返,以确保学习计划,特别是对于12年级学生,应保持学习进度。
当降雨量超过75毫米/小时或发生大面积洪涝时,学校应将理论课程转为在线学习。
对于实践课程或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可以暂时推迟,布置自学任务,避免在危险条件下移动。
对于大学生,各学校校长可以自行决定,因为大学生(18-22岁)可以移动更远距离,许多人居住在岘港郊区或邻近省份,洪涝风险更高。
当降雨和洪涝程度严重时,学校应优先安排理论课程在线学习,实践课程则暂时推迟或安排补课。
为了实现这一点,各大学需要维持稳定的在线学习基础设施,提供数字化教材,并在必要时支持学生设备和互联网。
同时,需要建立详细的降雨和洪涝预警系统。开发从街道和乡镇级别的降雨-洪涝预警系统,实时显示降雨量(毫米/小时)并附带洪涝风险地图,同时结合潮汐和强风因素。应根据风险级别应对,让学生停学。
为了有效应对暴雨洪涝,确保学生安全,系统应有四个明确的应对级别。
例如,在1级,降雨低于50毫米/小时,完全可以正常活动。如果达到2级,降雨量50-75毫米/小时,则进行监控并准备应对。
在3级,降雨达到75-100毫米/小时,或发生局部洪涝,则让洪涝区域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停学。高中和大学则进行在线学习或自学。
在4级,当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小时或发生大面积洪涝时,所有学生停学。高中和大学则进行在线学习或暂时推迟。
为了让应对灵活、合理,并避免在暴雨时干扰正常活动,非常需要将权力下放给基层政府,结合针对每个街道和乡镇的详细预警系统。这将帮助岘港或其他地方在暴雨和洪涝期间更主动和灵活地应对。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Ken;来源:Tuoi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