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项目,实施民族政策旨在提高民智、人力资源质量,培养本地干部来源,提升边境地区同胞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项目总投资2620亿越南盾,属于B组,规划面积预计约7.1公顷,位于西江乡阿胡村。
项目投资方兼管理方、咨询监理方是岘港民用、工业和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投资建设管理委员会。
项目预计于2026年8月完成并移交。
工程包括以下部分:新建三层教学楼、专业楼、行政楼;新建三层小学生寄宿楼;新建三层初中生寄宿楼;新建三层教职工寄宿楼;新建两层厨房和食堂。
此外,新建一层多功能楼;改造图书馆楼;改造文化楼;新建迷你足球场;新建污水处理运行楼;生活垃圾储存库;保安室;师生停车场。
还有以下工程:消防水池、生活用水池、围墙大门、室外体育场、升旗场、照明系统、绿化、学习设备、办公设备、厨房设备、消防系统、供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防雷系统、空调系统、网络系统等。
岘港市人民委员会主席范文德安表示,根据政治局在第81号通知中的结论,为边境乡建设学校的方针是一项重大决策,具有深刻的政治社会意义和人文意义,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偏远地区同胞,特别是祖国“边陲”地区学生的特别关怀。有助于培训、培养人力资源,培养本地干部。
这是2025-2026年期间分配给22个有陆地边境的省市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其中岘港市为6个边境乡建设6所学校。
该市已紧急开展勘察,制定建议清单,提交政府投资建设6所寄宿制学校,总投资约15000亿越南盾,2025年内将开工所有6所学校。
“岘港承诺将努力、决心按进度实施项目,确保质量、安全、高效,早日将学校投入运行为当地子弟服务。并将指导各机构、地方做好最佳准备,早日开工其余学校”,范文德安表示。
在边境地区建设248所寄宿制学校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
范明政总理表示,近期政治局已发布第71号和第72号决议,涉及教育培训和医疗领域。最重要的是这些决议要确保社会公平、进步、社会保障,各区域均衡发展。
政治局方针是在边境乡建设248所寄宿制中小学(小学、初中)。
“这是党的重大方针,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进步,确保各民族、各地区在教育、医疗、文化方面的公平”,总理说。
对于岘港已选择实施6所学校,总理高兴因为市领导决心今年内开工所有6所,明年完成。他要求西江乡寄宿制中小学必须在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
据总理表示,精神是做什么就要做好,彻底完成,不拖延。学校必须符合标准、现代化、坚固,具备学习信息技术、外语的充分设施,体育训练设施。
特别要有文化区,让孩子们发扬各民族文化特色。“必须有一个完整、现代化、坚固、文明的学校,这样就不必再担心风雨、塌陷了”,总理说。
总理建议学校除了基础设施外,还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们要积累知识,关注教学质量,不断更新,紧跟实际情况,根据地方、国家的发展,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进行教育培训。
“非常希望到2026年6月30日,能有一座宽敞、美丽、文明、现代化、坚固的学校。地方政府必须支持承包商。
对于承包商,这是一个具有人文、崇高意义的工程,因此要以全部责任去做,不要‘克扣’、消极,以免伤害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边境地区学生感情”,总理说。
在开工仪式上,范明政总理向困难学生赠送了100份礼物,并向西江乡居民赠送了10份礼物。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Tuoi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