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后的无家可归

Fang
By Fang
14 Min Read

狗群是梁氏莲和她的孩子们在洪水后唯一保留下来的财产。这座建于近二十年的房子——他们唯一的栖身之所,在10月7日晚上被Cầu河的洪水淹没并严重损坏。点瑞乡靠近Cầu河,距离太原市中心超过20公里。在36个村庄中,近一半超过2500所房屋被历史性洪水浸泡。

洪水后的无家可归

洪水上涨的夜晚,莲和她的孩子们把四把椅子放在床上,想把冰箱抬上去,以为会像去年那样安全,当时水只淹到院子就退了。但仅仅片刻,水就涌入屋内,淹到膝盖。她急忙喊两个孩子逃跑。17岁的儿子和14岁的女儿抱着小狗,而她牵着母狗,一起跑到附近的山丘上暂避,留下房子逐渐沉入洪水中。

近一周后,水退了,留给莲和她的孩子们的是下陷的地砖和布满裂缝的墙壁,裂缝宽如两节手指。木柜门倒塌,物品和泥土散落一地。他们默默地流着泪捡起剩下的东西。田里,未及收割的稻子也被洪水浸泡。

莲说那是“49岁的劫数”——在民间观念中,这个年龄非常不吉利。但她又自嘲地笑了,因为这些年“还有什么苦没尝过”。七年前,丈夫因骨癌去世,留下她独自抚养两个孩子上学。唯一的收入来自杂务工,每月仅600多万越南盾,母子三人必须精打细算。

洪水后的无家可归

在东村尽头,张氏活站在被Cầu河洪水冲毁的房子前,无声地哭泣。这位独居妇女在瓦砾堆中翻找1000万越南盾的包裹——她几个月打零工攒下的唯一积蓄——但没找到。这笔钱她用三层塑料袋包好,藏在柜子深处,以为能安全度过雨季。

10月8日下午,当Cầu河水位升至三级警报时,军民连夜护堤。傍晚,活打完工回家,水刚漫过堤面,她暂时安心,打算休息一会儿再收拾东西。但当她惊醒时,水已涌入屋内,淹到小腿一半。她喊堤内的侄子逃难,一起搬冰箱——家里最贵重的财产——和几袋稻谷暂存邻居家,忘了柜子里的钱。

两人刚搬走冰箱和8袋稻谷,洪水就涌来,冲倒了院门。活想游回去找钱,但被乡民兵阻止,因为太危险。那一夜,这位54岁的妇女彻夜未眠,一边看守洪水,一边惋惜整个旱季攒下的钱。

洪水后的无家可归

水退后,留给活的是40年房龄的房子,唯一的一面墙半塌,屋顶瓦片孤零零地立着。砖瓦、梁柱、地板被水冲得七零八落。她捡起三个变形的锅,铝盆漂到远处的沟里,而玉米地只剩下折断的茎秆。屋旁的象草是唯一还绿的东西。亲戚远在宋功,她暂住东村的远亲家,以便回来清理,希望能找回点剩下的东西。

“我的命苦从出生就注定,老天爷怎么分就怎么认吧”,活说着回顾了自己的一生。父母在她刚出生时就分手,一岁丧母,不得不和祖母住在堤边的房子里。20年前祖母去世,留下她孤独至今。不识字,谁雇她做什么就做什么。1984年建的房子从未修过,因为如她所说“吃得多,住得少”。

活曾属于贫困户,但两年前主动要求退出名单。“我一个人生活,别人还要养孩子上学”,她苦笑着说“重担一个人扛,轻担也一个人扛,给没人要,卖没人买,不扛谁,也没人扛”。

洪水后的无家可归

活和莲的家是点瑞乡在Matmo台风导致北部历史性洪水中严重受损的6所房屋中的两所。其中,活的家完全倒塌,而莲的家墙壁开裂、地基下陷,几乎无法居住。

点瑞乡祖国阵线主席泰氏娟表示,政府已将房屋受损的家庭疏散到亲戚家暂住,等待修缮或筹集更多资金重建。一些组织已向每户提供3000万至5000万越南盾的援助,地方政府承诺帮助提供劳动力和建筑材料。“洪水水位超出想象,有些地方深达2.5米”,娟说。

点瑞乡约有9000户家庭,超过41000人口。在63个村庄中,36个被Cầu河水淹没。近2500户被淹,其中超过2100户深淹,占全乡总户数的四分之一。据娟说,水退后,人们才真正面对困难,既要修复又要重建。人们最需要的是重建房屋的援助、购买种苗和肥料的资金以继续生产,同时加固堤防,因为离春节只剩几个月了。

洪水后的日子里,活暂住在村里的姑姑家,白天回去捡砖瓦,以便下个月重建几间房。新房子将建在旧地基上,但会抬高并加固。建房资金来自组织和善心人士在得知这位单身妇女的处境后提供的援助。她说想早点稳定下来,“努力工作回报社会”,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得到了帮助。

莲的两个孩子已返校,而她继续在工厂工作,以支付孩子的年初费用。旧房子锁上门,母子三人暂住同村的哥哥家。她偶尔还会回去看看,尽管“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留了”。现在最大的财产是组织捐赠的4000多万越南盾,她计划再借点钱重建一个小房子,作为母子三人的栖身之所。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Alex;来源:VNExpress)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