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能部门正在征求关于在房地产和交通工具买卖交易中,针对已数字化和清理数据的案例,取消公证和婚姻状况确认手续的决议草案意见。
根据草案,在进行房地产买卖、转让、赠与、抵押、继承土地使用权或交通工具买卖、过户等交易时,民众将不再需要对合同进行公证。
读者范玉山向《青年在线》投稿,进一步分享了对该问题的看法。
公证是障碍还是保护屏障?
必须肯定这是一项重要的决议,在行政程序改革中具有突破性。
然而,在进行房地产买卖、转让、赠与、抵押、继承土地使用权或交通工具买卖、过户等交易时,民众将不再需要对合同进行公证。尽管草案并未宣布完全取消,但也存在一些担忧。
长期以来,公证活动一直扮演着重要的法律“关卡”角色,确保民事交易的安全与稳定,特别是对于房地产和交通工具等高价值交易。
许多人认为公证只是一种纯粹的行政程序,本质上是公证员提供的一项法律服务,以证明合同和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但公证员不仅仅是验证签名。他们有责任确定各方的民事行为能力,确保参与完全自愿,不受欺骗、威胁或强迫。
他们必须详细解释交易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后果,确保各方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这是一个需要直接互动、判断能力和法律经验的过程,以识别机器或算法难以替代的潜在风险。
这一角色在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方面尤为重要,如老年人、读写听说能力受限者或不精通语言的人。
因此,法律规定某些重要交易必须经过公证,并非为了设置更多障碍,而是为了建立一道保护屏障,预防纠纷,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无公证员的电子交易潜在风险
决议草案提出了一个完全在电子环境进行的交易流程,各方使用二级电子身份账户(VNeID)在国家公共服务门户上进行身份验证和合同签署。通过这种方式签署的合同具有与公证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
这是一个突破性的进步。
但如果缺乏核心控制机制,就会成为风险。通过VNeID进行身份验证只能回答谁在执行交易的问题,但他们是否真正自愿并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现实已经表明,网络空间潜藏着无数风险,甚至存在欺诈和信息窃取的危险。完全有可能有人被威胁、强迫在自己的手机上操作,或者他们的VNeID账户被劫持以进行欺诈交易。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验证的数字签名仍然是账户持有人的,但他们的真实意愿已被侵犯。如果交易被宣布无效,受害者的权益将如何得到保护?
将公证整合到数字化转型中
我们完全可以将公证转变为数字化转型链中有价值和高效的一环。
民众面临的核心问题并不完全在于公证活动本身,而在于必须提供过多纸质文件和政府部门之间缺乏互联互通。
2024年《公证法》已经铺平了道路,规定如果信息已从国家数据库中提取,申请人无需提交相关文件。
当前问题是,大多数公证执业机构仍未获得访问重要数据库的权限,如人口、户籍和土地数据库。
想象一个理想的流程:民众前往公证处,只需提供个人识别码。公证员凭借授予的权限,将立即从国家数据库中核实个人信息、婚姻状况和财产状况。
这不仅有助于完全减少如婚姻状况证明、身份证复印件等文件,还能确保绝对准确和安全。
在公证员完成其全部业务——从检查行为能力、验证自愿意愿,到根据需求和法律规定起草合同——公证文件将被数字化并数字签名。
这一结果将通过电子方式直接互联到土地登记或车辆登记机构。政府部门只需基于具有证据价值的电子公证文件完成手续,不得要求民众提交任何已核实的额外文件。
这既减少了民众的麻烦,又保留了只有具备专业业务能力的人类才能担当的法律“过滤器”。
结束机械式要求提供信息的情况
必须结束行政机构机械式要求民众重复提供已在公证文件中包含的信息的情况。
数字化转型和行政改革是必然且正确的趋势。最终目标是更好地服务民众,建设一个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Momo;来源:Tuoit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