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信息由陈刘光在10月18日举行的胡志明市文学艺术50周年总结会议上透露。
胡志明市市委常委会预计,龙屋码头-庆会港区将与龙屋码头-胡志明博物馆连续,部分将用于组织胡志明文化空间。剩余面积将建设公园,扩展阮必成路并发展其他公共服务。
李太祖1号地块也将很快转变为公园,因为已有投资者参与该项目。在这个公园中,市政府计划建造一座纪念胡志明市因COVID-19去世市民的纪念碑。
"市政府已向投资者的建筑师提出要求,设计这个公园以多功能为导向——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在这里举行",陈刘光说。
在胡志明市文学艺术50周年总结会议上,陈刘光还确认了市政府优先发展公园、公共空间以提供文化活动场所的政策。
"不仅在偏远地区缺乏公共空间,即使在胡志明市中心,小型公共活动也没有地方。这对专业机构和政府造成了很大压力...在安排国家机关办公场所的过程中,这类工程在优先组中仅次于学校、医院...",陈刘光强调。
过去一段时间,不少面积较大的公共用地和场地使用效率低下,甚至荒废多年,而胡志明市正缺乏公共空间。这种悖论实际上源于政策变化和多个时期的法律障碍。
龙屋码头-庆会港区和李太祖1号地块是上述现状的典型例子。如陈刘光书记透露,龙屋码头-庆会港区"项目经济价值巨大,但涉及法律和旧项目,需要时间解决"。
此外,胡志明市已解决困难并将不少地块转为公园和公共空间。例如,从2024年初,建设厅已建议建设六个公园,总面积约800公顷。
其中,西贡河岸公园项目至今已逐渐成形,有许多工程项目,并已成为市民参观点,与娱乐、节日、文化活动相关联。
旁边是面积超过128公顷的生态林园,属于新都市区守添,也保持原状如规划。或者安坊150公顷公园项目因多种障碍已"搁置"24年,至今也决心加快实施进度。最近,安坊党代会决议已设定目标,与各职能部门协调尽快实施。
2025年10月初,中美西坊也举行了新正协公园(新正协鱼塘区)开工仪式,面积1.69公顷。9月初,新盛西公园项目(富和东乡)已由胡志明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委员会提前2.5个月竣工。
在胡志明市党代会2025-2030任期内,胡志明市定向力争到2030年进入宜居城市前100名。其中,市政府为市民设定了具体指标,包括绿地、公园、文化艺术设施等。
与《青年报》就胡志明市市委将两个黄金地块转为公园的政策交流时,建筑师姜文十——越南建筑师协会前副主席——认为,目前龙屋码头的胡志明博物馆相当狭小,没有足够空间供多个大型代表团同时参观,缺乏停车位,最重要的是缺乏空间为年轻人参观时安排传统教育活动。因此,有必要向龙屋码头-庆会港区扩展胡志明文化空间。
"此外,使用港区面积扩展阮必成路——经常堵车——非常合理、高效。同时,使用这块临河地块的部分面积作为公共空间,与文化、艺术、节日活动相关联,对胡志明市来说太合理了",姜文十说。
对于李太祖1号地块,研究员阮廷头曾指出,这块地是胡志明市从氏艺(草禽园)经黎笋路到独立宫,沿阮氏明开街到李太祖街的低层建筑和绿带的延续部分,旨在将海风引入城市内部。建筑师姜文十也认为,这块与绿带相连的地块必须保留,市政府主张建设公园是合理的。
"在这个公园中,应保留旧别墅作为与COVID-19受害者相关的展览馆、展示馆,并组织其他文化、服务活动...",姜文十建议。
建筑师吴英俊——胡志明市城市规划建设研究院院长——也认为,实施胡志明文化空间工程以及龙屋码头-庆会港区公园工程是备受期待的工程。
这个位置非常便利,可以扩展西贡河两岸的公园空间,除了作为绿带外,还是表演、节日、文化、艺术、服务的空间,为市民和全国游客服务。
"在这里,市政府可以建设人行桥连接到河对岸的胡志明市守添广场。这个公园需要组织空间,包括地下空间,以最大化使用时间和频率,与社区的生动生活相关联,同时最有效地利用这块地。关于使用市中心地块作为文化空间、公园的信息已触及市民的期望",吴英俊说。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Tuoi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