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中的居民损失数十亿

mika
By mika
12 Min Read

10月31日下午,55岁的阮氏娇鸾女士仍未进食,默默擦拭展示架上行李箱上的淤泥。门外,浑浊的洪水尚未完全退去。“洪水涌入家中近2米,我家损失近20亿越南盾”,她估计道。

阮女士的纪念品、背包、行李箱和服装店位于阮太学路,靠近与范洪泰的交叉口。五天前,当听到上游水位逼近白藤路时,她和丈夫逃离了洪水。

洪水中的居民损失数十亿

作为会安本地人,目睹过多次洪水,包括2007年创下新高、涌入家中约1.2米的洪水,阮女士说丈夫焊接了铁架,堆叠起来将物品抬高约1.5米。其他许多物品被挂到近2米高,让她安心“已经安全”。

10月29日上午,洪水开始从阮太学路涌入家中。她的家人在二楼躲避洪水,仍以为水只会进一点就会退去。但水位持续上升。从二楼,阮女士看到水从门口涌入,推倒了货架。“这种情况远远超出了我的防洪经验”,她说。

尽管知道损失数十亿,但洪水在夜间上涨,夫妻俩不敢下去救货。10月30日凌晨2点,来自淮河的洪水涌入阮女士家中已超过2米,比2007年的历史纪录高出约0.5米。多年积蓄投入店铺的近20亿资金,现在几乎化为乌有。

“这次打击让我们这些商家在新冠疫情后尚未恢复,现在又得从头开始”,阮女士说。

洪水中的居民损失数十亿

由于地势向河流倾斜,阮太学路位于内侧,高于靠近淮河岸边的白藤路。目前白藤路的洪水仍有一米深,主要经营餐饮、咖啡馆等的商家仍泡在水中,无法清理。

在陈富路上,位于阮太学路内侧平行,水已完全退去。店主们将财产搬到路面上晾晒,尽管阳光还很弱。35岁的许秋草女士,陈富路91号纪念品店店主,必须翻遍每个角落才能找到所有被淹的手镯、项链和手工艺品。

“从早上到现在,我收集了几十个袋子,带回会安郊区的家,那里有宽敞的院子可以晾晒,希望能救回一些。金属纪念品就只能放弃了”,秋草女士说。

秋草女士的家在锦盛区,距离会安古城约5公里。10月28日,她已清理完店铺,将物品抬高超过一米才安心回家避洪。但淮河洪水涌来,锦盛区第二天就淹水超过一米,无法通行,她只好“让纪念品店任由洪水摆布”。

洪水中的居民损失数十亿

今天早上,水刚退,秋草女士就跑到陈富路。一开门,淤泥与纪念品混杂的景象让她茫然。像手镯、耳环这样的纪念品浸入淤泥后会生锈,只能丢弃。

“可见的损失是3-4千万越南盾的纪念品损坏。但整个店铺,大大小小的物品总价值近10亿越南盾。我希望明天天气晴朗,能再救回一些物品”,秋草女士补充道。

51岁的梅辉黄先生,阮太学路上的珠宝和铜器作坊主,表示尽管听到警告并将部分财产疏散到楼上,他仍大意,以为水位不会超过2007、2017年的旧纪录。“我的机器挂在靠近天花板的地方,但作坊后部仍被淹,焊接机、抛光机全坏了”,他说。

据黄先生说,他的作坊区域8年未淹水,自2017年起,所以有人产生了侥幸心理。后果是当洪水上涨,淹到半层楼高时,无法开门抢救财产,只能接受损失。

洪水中的居民损失数十亿

郑孟祥先生,阮太学路上的纪念品、丝绸服装店店主,称这次洪水为“历史中的历史”。他已主动将布料、纪念品、衣物全部抬高1.5米,但洪水淹到了2米。

据孟祥先生和阮氏娇鸾女士估计,会安的商家都面临数亿到数十亿越南盾的损失。“一些布料店或大型餐厅的损失可能达到30-40亿越南盾,比如布料沾上淤泥,或餐厅、咖啡馆的机器在洪水中浸泡多日。古城居民从未遭受如此严重的损失”,她补充道。

尽管失去财产,阮女士说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在洪水上涨的日子里,四口之家,包括中风的婆婆,靠吃锅巴维持。当有人送来救援物资时,阮女士没有接受,因为她想留给更偏远的孤立地区,“肯定更需要”。

会安坊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晋强先生表示,尽管洪水尚未完全退去,政府正在调查、统计每户的损失,尤其是古城内的商家,以向市里报告并制定后续支持方案。“居民商品损失最为严重,由于水位上涨超过2007年和1964年的历史洪水纪录,来不及应对”,阮强先生说。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VNExpress)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