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读者支持建设COVID-19遇难者纪念碑的倡议

Fang
By Fang
10 Min Read

青年报读者支持建设COVID-19遇难者纪念碑的倡议

文章“COVID-19遇难者纪念碑:铭记过去,汲取当下教训,展望未来”收到了许多感动的意见,表达了读者的支持。

COVID-19的记忆与提醒

超过23,000名同胞、干部和战士在大流行中离去——这个数字不仅仅是统计,而是每一个命运、每一个故事、每一份痛苦。

正如读者阮清协所说:“需要有一座纪念碑,让这一代及后代的子孙每次看到时,都能纪念已逝的英灵,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其他大流行保持警惕。”

读者Sao Xẹt也写下了让许多人哽咽的文字:“我是城市居民,曾与同胞一起经历了COVID-19‘风暴’的残酷扫荡。

在夜晚,我曾静静站在屋顶上,看着穿着防护服的人抬着尸体去火化。多少孤儿失去了父母。非常希望能有一座纪念碑来纪念。”

读者Công Nguyễn分享说,纪念碑不仅是纪念场所,还是“人道行动,体现了同胞情谊、同志情谊、在危险时刻的分享和救人精神”。

与此同时,读者Quốc强调:“COVID-19大流行夺走了多少生命,建造纪念碑是为了提醒我们珍惜现有的一切,永远记住逝去的人。”

不少意见认为纪念工程应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纪念碑不仅是为了纪念,还是‘和平时期的历史教训’,帮助年轻一代理解城市的损失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读者Dương留下意见。

读者Bùi Văn Minh Triết将建造纪念碑视为高尚的义举,触动了人民的深厚情感。“工程还体现了对超过23,000名在大流行中失去生命的人的感恩之情。这是一个痛苦但需要铭记的历史事件,”这位读者补充道。

读者Chánh Đức则提议应选择一个固定的年度纪念日,“如同共同的忌日”来纪念逝者。

读者hoacb简短但充满情感地写道:“希望胡志明市人民支持这一倡议。城市需要这样一个开放空间,具有多重意义。”

青年报读者支持建设COVID-19遇难者纪念碑的倡议

简朴但需留下持久价值

大多数读者同意选择黎太祖1号地块(旧第10郡)作为工程建设地点的倡议。

“将黄金地块转变为建设纪念碑的公园是值得尊重的决定,”读者Đỗ Phượng提出意见。

许多像读者Mai Chi这样的人建议进行总体规划,结合绿色空间、公共设施、地下停车场,既是活动点,又是记忆保存地。

读者Thuận Đức也有相同观点,分析道:“黎太祖地区未来如果从第1郡中心扩建地铁站到这里,也是创建一个大站的机会。

从这个站可以辐射到第8郡、旧Tân Bình区,向An Sương方向和Tân Sơn Nhất机场方向延伸。

这块地可以规划为市中心周边的停车点,满足城市中心绿色环带的要求。如果规划得当,功能丰富,这可能是解决城市当前一些问题的机会。”

除了同意,一些意见希望工程以节约、亲近的精神实施,但富有象征意义。

读者Yến Anh写道:“我同意应以简朴、节约的方式建设,避免铺张、浮华,以保持对逝者和牺牲者的真诚和深刻感恩。”

类似地,Dương Văn Huệ认为设计应既诚实又节约,同时体现人民在疫情中心的团结和分享精神,并创造一个供人们祭拜和上香的空间。

读者Duy还提议应制作一部关于战士、医生、医务人员、志愿者以及团结自救的普通民众牺牲的电影。关于人们在疫情困难时的心,体现民族在困难时的团结力量。

青年报读者支持建设COVID-19遇难者纪念碑的倡议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