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刚刚发布的结论中,政府监察指出,在招标、国家资产管理以及外交部大楼建设项目中的公共工程投资方面存在一系列违规行为,导致进度延误超过10年,存在浪费和国家预算损失的风险。
根据监察结论,外交部大楼建设项目进度延误超过10年,经过四次调整,完成时间从2014年延长至2025年,但至今仍未达到目标,并存在浪费风险。
具体来说,在调整总投资额后,项目分为三个阶段,但在完成第一阶段后停止施工,仅进行临时移交B栋(左侧)使用的手续,并与承包商谈判签订合同。
根据外交部的报告,从2020年5月到2021年,项目因COVID-19疫情影响停止施工。从2022年1月开始,项目开始实施第三阶段,但施工进展缓慢。从2024年1月至今,项目停止施工。
![]()
政府监察认为,项目进度延误和停止施工已导致许多费用增加。具体来说,许多承包商已完成的项目尚未验收,必须在验收和使用前产生修复和补救费用。
进度延误和停止施工还导致设备保修费用、管理费、银行担保费用等增加。
结论指出,已验收的部分工作,如A栋和部分B栋,从2016年底开始,建筑安装和设备总价值为1666亿越南盾。然而,至今已过去9年,这些项目尚未完成移交和使用,存在浪费国家预算资金的风险。
在2008年至2024年期间,总理从中央预算来源分配给项目资金。然而,项目第一阶段多年未用完分配的资金。
具体来说,2009年外交部未用完分配资金406亿越南盾。2015年和2016年未用完资金分别为365亿和925亿越南盾。
从2018年到2024年,项目管理委员会连续未用完资金,其中一年未用完金额高达3290亿越南盾,有些年份接近3000亿越南盾。
监察结论项目未用完分配资金,未达到既定目标,存在浪费风险。
根据结论,项目管理委员会已临时移交外交部大楼建设项目第一阶段已完成的部分(B栋左侧)给外交部行政财务局使用。
然而,从那时起,外交部尚未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对于B栋(左侧),根据设备和建筑安装包的验收价值,折旧价值超过16000亿越南盾。7年内的临时折旧价值为1420亿越南盾。
此外,还有实际已投入使用但尚未进行验收移交的项目。
关于项目管理费的使用,结论指出从2010年到2014年,项目管理委员会为8个出国代表团报销了费用,前往韩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从项目管理费中报销出国代表团费用,是为了执行检查材料样品、检查进口物资供应商、参观和学习外交部数据中心建设和管理的经验等工作。
然而,监察发现这些代表团中包括未执行项目管理工作的干部和公务员。这被认为违反了项目管理费用原则。
结论指出,在出国代表团中支付给不符合对象的费用总额为7.38亿越南盾。
此外,监察还得出结论,项目分阶段停止施工并拖延超过10年,导致已投入项目的超过40000亿越南盾国家资金浪费。
根据监察,导致项目进度延误、至今未完成并存在浪费国家预算资金风险的责任在于负责项目的部长、副部长、负责行政财务局的负责人以及相关组织和个人。
外交部、项目管理委员会、行政财务局以及相关组织和个人的违规行为,根据监察结论,是“从准备投资项目时起就故意、拖延、确立的”。
结论指出:“违规行为性质严重,造成或可能造成特别严重后果,影响国家机关活动和外交部的声誉。”
政府总监察建议总理指示外交部长组织检讨,以处理责任,并依法对集体和个人在各时期与结论中指出的缺陷和违规行为相关的责任进行严肃处理。
组织检讨,处理项目管理委员会、行政财务局、单位负责人及其副手(按各时期)与缺陷和违规行为相关的责任。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Ken;来源:Tuoit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