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冷得早?

Fang
By Fang
11 Min Read

10月份,北部经历了三次冷空气。第一次在10月19日,使平原地区气温降至18-20摄氏度,山区降至15-17摄氏度,许多地方低于13摄氏度。Mẫu Sơn(Lạng Sơn)记录到9摄氏度,Tam Đảo(Phú Thọ)和Sìn Hồ(Lai Châu)约为12摄氏度。

第二次在10月26日,最低气温普遍为19-22摄氏度,山区为17-19摄氏度,高山区低于15摄氏度。第三次从10月30日开始并持续至今,Mẫu Sơn降至10摄氏度,河内降至17摄氏度,高山区降至12摄氏度。早晚天气寒冷,人们出门时需要穿保暖外套。

气象与气候研究中心副主任Trương Bá Kiên博士分析,今年东北季风在接近多年平均时间到达,即10月中旬至下旬。然而,与近年来10月仅微冷、到11月底或12月才明显寒冷相比,今年首次冷空气已使气温在白天也大幅下降,给人冬季提前到来的感觉。

在10月22-23日的冷空气之后,连续冷波增强,偏东冷空气团从海洋带来湿气进入内陆。这种结合导致北部出现小雨、雾和持续潮湿天气,与通常的干冷不同。"正是寒冷和湿气的共振,使今年的寒冷感更持久,特别是在北部平原和沿海地区",Kiên先生说。

为什么今年冷得早?

气象与水文系Nguyễn Bình Phong博士表示,今年寒冷比多年平均来得早,因为通常严寒(日平均气温分别从15、13摄氏度以下)发生在11月底至次年1月。原因是La Nina的出现,通常与东亚地区(包括越南)冬季比平均更冷相关。

两位专家都认为,由于La Nina很可能持续到2026年初,2025-2026年冬季将比去年更冷,严寒可能在中期和后期更频繁出现,大约在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同时,北部和北中部地区的毛毛雨和雾可能提前并持续出现;而南部和西原地区可能较晚进入旱季。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也指出,全球变暖正在改变大规模环流系统,如亚洲季风和ENSO(导致El Nino和La Nina的大气-海洋振荡)。"气候变暖使冷空气变得更加波动和极端,可能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异常强烈或持久出现",Kiên博士说。

最近的研究表明,La Nina和El Nino仍然主导天气周期,但当前的"冷波"发生在更温暖和不稳定的气候背景下,导致毛毛雨、雾和极端寒冷事件有增加趋势。

每年年底每月有三次冷空气

Phong博士预测11月有三次冷空气,中旬那次最强。北部可能经历干冷、阴天。到12月,冷空气活动更强且更连续,出现三次明显寒冷,特别是12月底持续到2026年1月初,预计是季节首次大范围严寒。夜间气温可能降至15-17摄氏度,山区出现霜冻或结冰。

2026年1月继续是冬季高峰期,有三次冷空气,其中1月底那次强且持久,天气干冷、少雨,许多地方出现干燥。到2月,尽管冷空气强度逐渐减弱,仍有一两次弱增强,维持夜间和清晨寒冷天气。

Phong博士指出,对于人类,寒冷、潮湿和缺乏阳光的持续天气会增加呼吸道、心血管和骨骼关节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基础疾病患者。

早寒可能使冬季作物生长缓慢,易感染疾病,特别是蔬菜、短期经济作物和晚稻。低温持续会降低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家畜易患呼吸道疾病,降低抵抗力,特别是放养或圈舍遮蔽不足的牛。

专家建议政府和民众需主动实施全面防寒措施,保护高海拔地区的作物、牲畜和居民。需支持农民覆盖保护作物、加固圈舍;卫生和教育部门加强宣传,指导保暖,调整在严寒天气的户外学习和劳动时间。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Momo;来源:VNExpress)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