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学品制造假鱼露、假辣椒酱、无标签调味品,如何处罚才能起到威慑作用?

Fang
By Fang
7 Min Read

用化学品制造假鱼露、假辣椒酱、无标签调味品,如何处罚才能起到威慑作用?

据《青年在线》报道,安江省公安调查机构已对案件立案,对嫌疑人提起公诉,并下达禁止离开居住地的命令,针对阮德明心(39岁,居住在安江省永济坊)的行为“生产假冒粮食、食品、食品添加剂”。

据此,5月底,安江省联合力量当场抓获阮德明心在龙川市长庆5区第7组租住的房屋内生产假货。

在现场,警方没收了469罐有鱼露气味的液体、4个装有超过3000升类似洗衣液、柔顺剂的液体的大桶、6521个印有“Hygiene Thailand”标签的塑料袋、780个塑料瓶、2台灌装机和许多其他化学品。

心供认已雇佣一名助手,通过网络自学配制方法,购买化学品、袋子、瓶子、大桶和机器,生产假调味品和假洗衣液以非法牟利。

在此事件之前,许多读者不仅表示愤怒,还建议职能部门加强对这些商品的检查力度。

读者也非常关注确保两种日常广泛使用的商品的安全性,同时提出是否使用色素、香料等化学品的问题。

用化学品制造假鱼露、假辣椒酱、无标签调味品,如何处罚才能起到威慑作用?

用化学品制造假鱼露,仅行政处罚难以起到威慑作用

读者朗愤怒地说:“制造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的产品,需要严厉和适当的处理。这种行为不仅影响正品产品,还可能严重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用户生命”。

一位读者认为:“这种违法行为太残忍,对社会造成严重后果,需要严厉处理以起到威慑作用”。

许多读者表示愤慨,认为制造假食品的罪行需要比现在加重刑罚才能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

“如果只是抓了然后行政处罚,很难阻止这种情况。这是一种缓慢杀人行为,对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应该进行刑事重罚”,一位读者强调。

与此同时,读者梁区建议:“国家需要研究增加对违规个人和组织的经济及刑事处罚框架。目前的处罚太轻,不足以阻止上述违规行为”。

假货、劣质商品渗透到偏远地区

不仅对用化学品制造假鱼露、假冒知名品牌洗衣粉表示愤怒和关注,许多读者还对装在无标签大塑料罐中的辣椒酱、调味品表示担忧。

读者建议职能部门关注实际情况,假货、劣质商品可能渗透到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的居民通常选择购买廉价商品,信任熟悉的标签。

读者信建议:“需要对制造假货、劣质食品、在食品生产中使用违禁物质的行为实施重罚,因为这些行为严重影响健康,甚至危及人命。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并终止违规状况”。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Momo;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