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党已确定方向,确保所有人民过上温饱、安全、幸福的生活,将此视为核心目标,并通过许多社会发展指标具体化,其中包括住房问题。
第十四届党代会政治报告草案指出:加快实施投资建设至少100万套社会住房项目;成立国家住房基金;到2025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拆除临时房屋、破旧房屋;成立并有效利用国家住房基金;加快发展社会住房和廉价商业住房,以基本解决城市居民、工业区工人和弱势群体的住房需求;合理布置居民区,并支持在经常受自然灾害、洪水、山体滑坡影响的地区为居民发展住房。
确保人民住房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内容
这不仅是技术数字,而且是党关于拥有体面住房权利的政治承诺——这是人权的三大支柱之一(与工作和教育一起)。
由此可见,确保人民住房的方向是党在草案中提到的非常人性化的内容之一。
目前在城市,尤其是河内、胡志明市,仍有数十万户缺乏坚固住房;数百万工人生活在拥挤、缺乏便利设施的出租房中。
在农村,仍有许多临时房屋、破旧房屋。
与此同时,商业住房价格以每年15-20%的速度持续上涨,远高于平均收入(仅增长7-8%);社会住房的清洁土地储备仅满足约30%的需求;行政手续复杂,优惠政策不实际,导致超过70%的社会住房项目进度缓慢。
实际上,发展住房是社会发展的任务,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因为住房是家庭最大的资产,是实现人权的物质条件。因此,国家必须做好规划工作,投资技术基础设施,支持资金、土地,建立透明的法律框架以调动社会资源。
其中需要优先考虑社会住房、低收入人群住房、工人住房、贫困人群住房;同时实施拆除临时房屋、破旧房屋,并逐步增加人均住房面积,尤其是在城市地区。
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关注改革住房金融机制,如成立国家住房发展基金;发行长期政府债券(20-30年)以投资社会住房区基础设施;建立机制让社会政策银行和一些住房基金以低利率、20-30年期限提供优惠贷款。
同时应用技术、绿色材料、节能;例如到2030年,100%的新住房项目应用绿色标准;与传统住房相比减少30%的能源消耗。
此外,需要大力分权给地方,与负责人责任挂钩,要求省、直辖市人民委员会主席直接负责,如果在任期内未完成社会住房指标。
建议各组解决方案
基于此实际情况,建议提出同步的解决方案组,以确保人民住房。
第一,继续完善住房法律框架。研究修订2023年《住房法》,方向是免除社会住房项目的土地使用费;允许社会住房投资建设项目的业主在验收投入使用后5年(而不是10年)按市场机制出售这些住房;强制商业投资者预留25%的土地用于社会住房(或缴纳等额资金)。
同时颁布专题法令,如关于国家住房发展基金的法令;关于社会住房优惠贷款的法令;关于规划预留20%土地用于社会住房的法令。
第二,释放清洁土地储备——“以地换住房”。各地政府需要审查、收回公共用地、国有企业使用不当的土地用于社会住房。
应用“以地换基础设施”机制,允许企业投资建设技术基础设施,获得一定比例(例如30%)的商业土地。规划大城市郊区的新城区,专门用于社会住房和工人住房。
第三,改革金融机制——“国家种子资本,社会化资本”,通过成立国家住房发展基金,同时建立机制让社会政策银行向工人、低收入人群、贫困家庭提供贷款,优惠条件如利率低于3%/年,期限20-25年,宽限期5年。
此外,可以发行社会住房绿色债券,以补充这类住房的资金来源;以及其他一些支持政策,让低收入人群能够购买社会住房。
第四,注重发展“城市中的城市”模式的社会住房。每个社会住房区必须齐全:学校、医院、超市、公园、文化馆。
研究应用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通过在地铁、城市铁路沿线建设社会住房。
同时注重使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房屋,以缩短施工时间,降低成本,环境友好。
第五,加强监督,防止利益集团。需要在国家信息门户网站上公开100%的社会住房项目信息;成立由国家副总理领导的国家社会住房指导委员会,以指导各部委、地方同步实施。当然,需要严肃处理进度缓慢、非法转让的投资者。
第六,将住房问题与提高生活质量联系起来。在健康方面,坚固、通风的住房可以减少呼吸系统疾病。
在教育方面,工人、贫困人群的子女有稳定住所,辍学率显著降低。
在福利方面,减轻租金负担,增加积累并改善生活质量。
在环境方面,绿色住房减少排放。
在幸福程度方面,满意度指数与满足住房需求密切相关。
因此,确保所有人民拥有合适住房不仅是福利政策,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通过以上解决方案组,我国可以朝着不再有家庭缺乏坚固住房的目标前进,进而实现更远的目标,即每个家庭都有体面住房。这是提高生活质量、实现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愿望的基础。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Tuoit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