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年在线》一天评论30次,有读者在发表意见前需查阅法律

越南中文社

在《青年在线》一天评论30次,有读者在发表意见前需查阅法律

这是来自胡志明市安会西坊的读者徐文贤(42岁)的分享。在2025年10月,三位《青年在线》读者因评论质量最高而获得了礼物。

评论前征求孩子的意见

读者徐文贤很久以前就习惯以Mr Hiển的名字在《青年在线》的文章下评论。“最近,当我得知《青年报》为高质量贡献提供礼物时,我评论得更多了,有一天写了三十多条评论,全都发表了,”徐文贤分享道。

徐文贤从事房地产行业,有儿子在上学,因此他非常关注法律和教育栏目的文章。

他讲述有一次读到关于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文章,他在评论中表示同意,但反复思考后,还是询问了自己的孩子是否应该如此。

“我的孩子是学生,是当事人,所以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这个问题。孩子分享说班上同学带手机大部分是玩游戏、发短信,有时甚至在课堂上玩。听了孩子的话后,我对自己的评论更有信心了,”徐文贤说。

他分享有时会花整个上午在《青年在线》上阅读和评论。评论时,徐文贤会记下那些文章,并时不时地刷新页面,查看自己的评论是否已发布。徐文贤表示非常珍惜编辑部的严谨。

徐文贤说在报纸网站上参与评论不仅是为了表达观点,而且在阅读其他读者的评论时,有时会改变自己的观点。

“很多时候,我情绪激动或什么原因,就一口气写下来,没来得及多想。之后,阅读其他评论,有很多熟悉该领域的人从多个角度分析,让我立刻改变了观点,”徐文贤补充道。

在《青年在线》一天评论30次,有读者在发表意见前需查阅法律

有时翻阅法律书籍来写评论

在胡志明市七贤坊武成庄路的一条小巷里,当我们通知今天将把礼物送给评论质量高的读者时,梁英俊先生(57岁)很早就等着迎接。

梁先生读《青年报》很久了,在报纸上评论也有一段时间了,但从未想过有一天写评论会收到这样的礼物。

梁先生以前是某区人民法院的法官。每天早上工作前,浏览《青年报》的新闻是他不可或缺的工作。现在虽然已退休,但这位近60岁的男士仍然保持着多年的习惯。

“以前读报是为了看信息,了解国家时事、政治动态,特别是看法律栏目以掌握已发布的案件,服务于工作。而今天我读报只是因为习惯和爱好,”梁先生说。

“我曾参与审判工作,当读到与这些问题相关的文章时,我自觉必须评论得非常准确、专业、负责任,不能凭情绪写。很多时候,这些评论可能为职能部门提供建议,”梁先生说。

有些事件在报纸上发布,评论前,梁先生必须翻阅法律书籍,逐条引用以增加说服力。

“但也得看环境,不是在哪里都写,比如在社交媒体上我从不说什么。在《青年报》,我看到像我这样的评论者都有知识、水平,而且大家都是以贡献精神评论,而不是争论,”梁先生补充道。

从2025年8月起,为了增加互动、加强与读者的联系,每月《青年报》将从《青年商店》赠送礼物给在《青年在线》上有高质量评论的读者。

在刚刚过去的10月,三位在《青年在线》上有高质量评论的读者收到了礼物,包括:读者徐文贤(Mr Hiển);读者梁英俊(L.A.T.)和读者赖光进。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