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概括和证明了一句非常朴素但肯定的话:全国都在关注中部。
我只希望乡亲们能尽快度过难关,早日稳定生活。全国人民将始终与中部同胞同行。
胡志明市打包情感和资源,关注中部
超过400吨的货物和必需品被胡志明市政府和人民紧急送往中部各省同胞,带着全部的情感、分享和希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能部分缓解。
据胡志明市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在11月21日至23日中午高峰期的统计,该单位已收到211吨货物和必需品,寄往中部同胞。
加上之前的批次,截至11月23日12点,已接收441吨货物、29,000个家庭药包、70吨大米、2,100件救生衣、350个圆形救生圈、2,100箱饮用水。因此,胡志明市人民打包寄往洪灾省份的货物和必需品总量已超过400吨。
《青年报》在11月23日于胡志明市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总部接收点的记录显示,气氛比前几天更加热烈。志愿者是各大学的学生、青年突击队员等,利用周末时间为洪灾的中部同胞贡献力量。
Joa Kim先生——一位芬兰居民,与妻子和女儿一起忙着搬运物品——表示非常兴奋能帮助大家,说因为“越南”这两个字是妻子的家乡,所以愿意在周末帮助志愿者团队。“我爱越南。越南人民的团结精神让我感动,”他说。
类似地,胡志明市人民到各地铁站捐赠救助礼物仍在继续,货物堆满了集结点,工作人员不停歇地工作。
在安富站,Nhật Nam(20岁,Tân Nhơn Phú坊)敏捷地搬运一箱箱饼干、牛奶等,装满卡车后交给地铁工作人员,他说这是朋友租来运送救助礼物捐赠给洪灾地区乡亲的车。
Nam说,这几天看关于中部洪灾的新闻,他被乡亲们和牛、羊等在洪水中挣扎的画面困扰,忍不住流泪。
“当看到各站点接收救助礼物的信息时,我立即和朋友跑到附近超市买些牛奶、饼干、香肠等。然而,箱子太大,只好租卡车快速运送,”Nam分享道。
与此同时,在滨城站,Thùy Linh(29岁,同奈省Trảng Dài坊)选择以另一种方式帮助洪灾同胞。看到地铁线路工作人员辛苦工作,她申请成为志愿者帮忙。
Thùy Linh敏捷地打开每个救助包裹,查看是衣服、香肠还是鱼罐头等,然后快速分类并仔细记录,贡献一点力量让救助礼物能整洁、周到地送到乡亲手中。
如果你身处干燥、平静的地方……请停一下,想想那些在洪水中饥寒交迫、精疲力尽的乡亲。
岘港人寄送“温暖”到洪灾地区
11月23日周末,整个岘港市,数十个救助接收点挤满了前来传递珍贵礼物的人们。
从几箱方便面、几箱牛奶、毯子、大米、药品……到每一瓶饮用水,所有物品都在关爱中汇集,关注多乐、嘉莱、庆和等省的同胞。
岘港天空飘着细雨,但人流依然不断。摩托车、皮卡车、货车不断涌入各接收点门前。没有喧闹,只有匆忙的脚步和自愿伸出的手帮忙卸货。
在28 Tôn Đức Thắng接收点(和庆坊),Thùy Dương女士带着两个儿子。母子三人弯腰抱着几箱方便面亲手交给慈善团队。她哽咽地说:“这几天看到多乐乡亲在屋顶上瑟瑟发抖,还有棺材放在门前……心里堵得慌。
我在这里高燥,能吃上一碗热饭已经很幸运了。几次救援队进去,我寄点钱支持他们。现在看到呼吁必需品,我又多捐点。礼轻情意重,只希望能部分缓解乡亲的困难。”
在里面,Đào Ngọc Hà先生(岘港SOS队成员)已和父亲清理了家庭咖啡店的桌椅,变成救助仓库。这几天,他和成员们一边分类货物一边协调支援车辆。
他讲述,从11月19日起,队伍带着船和救护车进入富安省(旧)洪灾地区救援。队友报告说乡亲急需必需品,所以家里团队立即呼吁捐赠。没想到乡亲们来得这么多。从摩的司机、送货员到大学生……都带物品来寄,大家都心疼洪灾地区。
不远处,在Bạn Thương Nhau俱乐部的接收点,Nguyễn Bình Nam先生(俱乐部主任)不断记录货物并协调志愿者。
回忆起洪峰夜晚,Nam先生哽咽道:“看到我们同胞在屋顶上颤抖,有人因寒冷、饥饿而精疲力尽……我忍不住流泪。不能坐视不管。每人出一份力,希望能做点什么。没想到岘港乡亲这么有爱心。一整天,乡亲们冒雨带物品来寄,真让人暖心。”
仅一天多时间,仅俱乐部收到的现金已超过3亿越南盾。货物堆满仓库,估计价值超过1亿越南盾。11月23日晚,队伍的第一批货物被装上4辆卡车和皮卡车,前往富安省(旧)——乡亲们刚刚经历可怕洪灾的地方。
多所大学发起支持中部学生
在共同呼吁中,各学校认为这是“每颗分享的心成为巨大鼓舞,帮助乡亲早日度过灾难”的时刻。
除了捐赠财务和普通必需品,自然科学大学(胡志明市国家大学)已在线调查学生家庭因风暴、洪灾受损的情况(截至11月25日17点)。
胡志明市工商大学呼吁企业、支持基金和整个社区共同捐赠笔记本、学习用品给高中生,特别是面临困难的高三学生,以确保复习和考试不受干扰。学校从“培育梦想”基金中提取资金,支持洪灾地区困难学生。
胡志明市银行大学也刚刚宣布暂缓受灾地区学生的学习费用。财政-市场营销大学工会和学校团委正在呼吁捐款、物品,并呼吁工作人员捐赠2025年11月的两天工资。
与此同时,胡志明市经济大学刚刚通知补充减免学费名单、增加支持奖学金、延长缴费时间,并为户籍在广南、嘉莱、多乐、庆和和林同5省的学生提供学习信贷计划。学校还宣布继续赠送100份奖学金,延长24个受灾省份学生的缴费时间,奖学金总价值超过13.5亿越南盾。
胡志明市鸿庞国际大学也已宣布支持家庭在2025年洪灾中受损的学生,根据实际损失情况和学校支持资金。
同样,胡志明市工业大学也在在线调查因自然灾害面临困难的学生,以便及时支持。学校信息传媒中心主任Nguyễn Thị Thương女士表示,将在下周将全部款项转给《青年报》,以便及时救助中部同胞。
周日,《青年报》读者仍在捐赠,因为“无法抑制心情”
11月23日周日,许多读者仍到《青年报》报社支持洪灾地区同胞。截至11月23日,该计划已收到超过470次捐赠,总额达14.6亿越南盾。
Ngô Đỗ Vũ先生和Cao Đăng Như Hảo女士(胡志明市Cầu Kiệu坊)来捐赠500万越南盾。过去几天,两位老人“如坐针毡”地关注《青年报》上的洪灾情况。
![]()
出生在顺化市,Hảo女士的心揪紧,看到洪水水位上涨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Hảo女士忐忑不安,不知道洪水是否会继续上涨,救助物品是否能及时到达,或受灾家庭的亲人是否已团聚。
讲述时,Hảo女士眼睛红红的,声音颤抖:“洪灾地区乡亲从衣服、粮食到药品都极度缺乏。希望这笔钱能尽快送到乡亲手中,”Hảo女士寄托道。
忙碌一周工作,Đặng Văn Cần先生(66岁,胡志明市平盛坊)趁周日到《青年报》捐赠500万越南盾。作为河静省的儿子,Cần先生说看到乡亲紧抱房柱、与洪水搏斗的场景,“心如刀割”。
另一位读者带来120万越南盾——两姐妹凑的钱——到《青年报》寄点心意给乡亲。从未经历过洪灾,因为住在胡志明市,读者看到乡亲在黑夜中蜷缩在屋顶等待救援的画面,无法抑制心情。
“看到水涨到屋顶,我害怕乡亲们过不去。不久后,读《青年报》知道救援队已及时到达,我才松了口气”——读者激动地讲述,并请求匿名,因为认为“捐赠小如沙粒”。
同样在早上,Cao Văn Hải先生(胡志明市Gò Vấp坊)从退休金中提取150万越南盾寄给洪灾地区乡亲。
在报上看到一栋栋房屋倒塌,乡亲们的积蓄被急流冲走,Hải先生对如此残酷的自然灾害感到无助。“攒多少就寄多少。不需要感谢信,只希望《青年报》帮我转交到乡亲手中,”Hải先生激动地分享。
![]()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Momo;来源:Tuoit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