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海在过去30年中台风最多?

Fang
By Fang
10 Min Read

从年初至今,南海出现了15场台风和5个热带低压。在过去30年中,只有2017年有类似数量的台风和热带低压(热带气旋)。自然灾害,主要是台风和洪水,已导致409人死亡,727人受伤,造成超过85万亿越南盾的经济损失。损失数字可能尚未停止,因为年底月份,南海可能还会有台风或热带低压。

解释为什么今年热带气旋较多,气象与气候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伯坚博士(气象水文与气候变化研究所)表示,西北太平洋一直是世界上产生最多台风的摇篮。

从年初开始,太平洋中部海域,用于监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区域,一直比正常情况更凉爽。这是一种偏冷的中间状态,即不完全是明显的拉尼娜,但趋势类似于弱拉尼娜。当这片海域凉爽时,台风往往更容易形成并向西移动更多,这意味着台风进入南海或在南海直接生成的风险会比正常情况更高。

第二个因素是IOD,一种印度洋的温度波动,目前处于较强的负相位。也就是说,靠近印度尼西亚的海域正在变暖,导致空气强烈上升,形成厚厚的云层和湿气。这些湿气被带到东南亚和南海,为扰动区发展成热带气旋创造了有利环境。

为什么南海在过去30年中台风最多?

季节内振荡MJO,一种像大气呼吸的现象,通常在西太平洋活动强烈时产生一系列动态天气事件。当MJO进入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积极阶段时,它就像“搅拌引擎”,导致空气大规模上升,形成一连串的台风。这解释了为什么今年南海连续出现台风。

赤道地区的大气环流,称为沃克环流,目前偏向西北太平洋,类似于拉尼娜时期的模式。此时,该区域容易出现强烈上升空气区,容易形成大雷暴云。同时,沿赤道运行的大气波如开尔文波、罗斯比波等,不断在热带辐合带产生扰动,为从菲律宾到南海的台风形成提供“种子”。

另一方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这个通常决定台风路径的大型气压系统,今年扩张强劲并向南推进。当这个高压下压时,它就像推动台风路径沿西缘移动,使台风更容易进入菲律宾然后南海,而不是像往年那样转向北太平洋,阮博士分析道。

此外,南海和菲律宾东部海域的海面温度在10月至11月两个月内比平均水平高出1-1.5摄氏度。温暖的海洋为台风提供更多能量,使台风更容易形成、快速增强并在进入南海时保持高强度。这种异常高温是导致台风数量和强度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资源与环境大学气象水文系阮平风博士认为,气候变化是今年台风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它不一定增加全球台风数量,但改变了台风的形成和发展方式。

为什么南海在过去30年中台风最多?

具体来说,更温暖和更湿润的大气以及更温暖的海洋使台风更强、降雨更大且更容易快速升级。这也是2025年出现许多强台风的原因,有些阶段风速增加非常快。

2025年台风季节的一个特别之处是当地海洋温暖、有利的MJO相位和高空风的稳定结合,为多个台风连续形成创造了条件,导致季节总数量增加。

为了有效应对台风,阮博士认为需要加强早期监测,通过使用JTWC、JMA、Digital Typhoon、VNDMS的综合产品和长期预报模型来跟踪台风的早期形成和路径,帮助制定早期和及时的应对计划。

同时,需要准备应对极端降雨和滑坡的解决方案,即使台风登陆较弱或只是经过,大量降雨和长时间持续仍会导致洪涝和滑坡,特别是在中部和西原地区。风险地图也必须更新,政府应根据更多和更强台风的趋势制定应对方案。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VNExpress)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