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作物越来越依赖农药?

mika
By mika
11 Min Read

在Đồng Tháp种植芒果近30年的Trần Minh Lộc表示,以前树木开花、结果都是自然的。但为了提高产量,现在每个季节持续4-6个月,他必须喷洒15-18次药物,包括刺激剂、果实养护剂和杀虫剂。

“最难治疗的是蓟马。连续喷洒药物它们仍然不动。如果不喷药,就相当于全无收获”,Lộc说。仅针对蓟马的药物,他就必须不断更换,因为这些昆虫已经产生了抗药性。每次喷洒,每公顷的费用约为一百万越南盾,仅药物费用就占生产成本的50%。

为什么作物越来越依赖农药?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水稻上。同样在Đồng Tháp的Trần Văn Là表示,每个水稻季节持续3个月,他必须喷洒7-8次以治疗各种病虫害,如金苹果螺、褐飞虱、稻瘟病、葱蝇等。有些年份病虫害多,稻米价格低,卖的钱还不够付药费。

“现在的病虫害比以前更难治疗,尤其是褐飞虱。如果用药不对,就会烧到顶”,Là叹息道。

对于榴莲,喷洒药物的次数更多,可以按周计算。只要少喷一次药,害虫就会咬掉所有新芽,使开花周期推迟数月。

目前越南有1918种活性成分和4844种商品名的农药被允许使用,比2023年增加了98种活性成分和309种药物。其中,杀虫剂和杀菌剂占80%,其余是除草剂和保鲜剂。

根据植物保护局的数据,每年使用的农药总量约为10万吨,即2020年平均每公顷3.8公斤,2023年有下降趋势,为每公顷3.2公斤。

为什么作物越来越依赖农药?

前南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TS Hồ Văn Chiến认为,正是农民“创造条件”让害虫产生抗药性。“他们喷药不是为了作物的安全,而是为了...安心”,他说。

据Chiến说,种植者通常喜欢使用高毒性的化学药物,看到害虫立即死亡才安心。相反,他们对生物药物持谨慎态度,因为效果慢,尽管安全且能保护天敌。结果是生态系统被破坏,有害昆虫进化,抗药性更强。

他引用的研究表明,褐飞虱可以产生65代。在第56代,它们对Buprofezin的抗性增加了3600倍。2017年,南部植物保护中心在Tiền Giang的调查显示,第6代褐飞虱对Nitenpyram的抗性增加了180倍,并且没有停止的迹象。

“全程预防性喷洒,反复使用同一种药物是害虫...进化的最佳方式”,Chiến说。

前南部果树研究所所长PGS.TS Nguyễn Minh Châu解释说,农民追求产量,因此使用大量肥料和生长刺激剂。作物生长茂盛,种植密集导致病虫害更多。为了保护作物,又必须喷药——一个难以逃脱的循环。

“想要有产量就要花费成本,喷药越多病虫害越多”,Châu说。

为什么作物越来越依赖农药?

他认为有机耕作、保护生态是必然的方向。专家举例说,马来西亚的榴莲种植者种植稀疏,不使用药物,产量低但售价高,因为质量有保证。他们只在果实自然成熟掉落时收获,为消费者建立信任。

同样,在日本,人们愿意为国内的红芒果支付10美元,但对仅值1美元的进口芒果不感兴趣——尽管外观没有区别。

“Ri 6榴莲和越南许多本土水果非常美味,不乏消费者愿意支付高价品尝。我们需要生产更清洁、更安全的产品,以推动国内市场”,Châu分享道。

专家表示,为了减少对化学药物的依赖,越南需要应用生态耕作模式,如增加天敌、保护有益昆虫如寄生蜂、瓢虫;同步耕作,避开飞虱;避免连续多季使用同一种药物;优先使用生物药物,虽然效果较慢但更可持续且环保...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Ken;来源:VNExpress)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