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9日上午河内市人民议会关于食品安全的质询会上,许多代表提出了关于街头食品店、流动摊贩以及家畜家禽屠宰和消费场所管理的问题。
代表Duy Hoàng Dương对街头餐饮业务,尤其是学校附近的餐馆和流动摊贩的食品安全卫生状况表示担忧。他建议卫生部门、教育和培训部门提出解决方案,以确保这类业务的食品安全卫生。
负责卫生部门的副主任Nguyễn Đình Hưng表示,全市有3500个集体食堂,近7000个街头食品销售点集中在近600所学校、大学和车站附近。"其中70%的街头食品销售点难以追溯来源",Hưng先生说。
他指出,一些经营者尚未认识到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要性;餐饮业务规模大,其中许多是小规模经营,难以管理。此外,地方政府尚未严格控制街头食品,也未在追溯管理中应用数字技术。
副主席Vũ Thu Hà表示,城市已经并正在实施多种食品安全控制模式,包括:有控制的食品安全街道、大型集中宴会、学校集体食堂、市场和周边食品控制模式。
城市还记录了市民意识的积极变化,许多经营者自愿将不符合条件的产品从经营链中剔除。副主席提到的一个例子是在La Phù村,经过突击检查后,许多生产户主动销毁了不合格的产品。
据Hà女士介绍,根据中央总书记Tô Lâm在与河内市委常委会工作会议和中央办公厅第177号通知的指导,城市正在紧急试点集中式学生午餐组织,这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新举措之一。
"在一个中心进行加工,控制所有原材料输入,预处理-加工-运输-保存和组织餐饮过程,不仅确保食品安全,还有助于减少中介成本,增加同步性和营养",Hà女士说。
此外,城市将根据各区域学生的体质和年龄制定合适的菜单;严格控制从养殖、屠宰、加工到运输的食品来源。市政府正在准备必要条件,并将在2025-2026学年立即试点。
存在700个小规模屠宰点
代表Trần Khánh Hưng提到警方最近发现病猪肉流入河内市场、餐馆和食品店的事件,并询问如何控制从其他省份输入的食品以确保食品安全?
河内农业和环境部门主任Nguyễn Xuân Đại表示,该地区每年消费约50万吨猪肉。其中,城市养殖量满足约60%,其余40%从其他地区进口(包括国内外)。
Đại先生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这40%的产量不受控制。实际上,城市已与43个省市签署了联合合作协议(在省级行政单位调整之前),其中有27个省市经常为河内提供必需品。然而,他承认仍有来源不明的货物和小规模生产单位的走私产品。
代表Hoàng Thị Tú Anh质询城市报告,目前仍有700多个小规模屠宰点存在于未受控制的居民区,而规划的集中屠宰点建设缓慢或运营效率低下。
农业和环境部门主任Nguyễn Xuân Đại表示,根据批准的计划,河内有29个集中屠宰点,但至今只有5个。其中只有3个稳定运营,但产能未达预期。
Đại先生解释说,河内有126,000个养殖家庭,总产量全国第二,但过去一段时间养殖非常困难,利润低,而屠宰成本为每头100,000-200,000越南盾。此外,屠宰点的土地租金和场地清理费用非常高。确保屠宰点距离和位置的规定也是一个问题。
河内市副主席Nguyễn Mạnh Quyền进一步澄清,家畜家禽屠宰是城市多年来一直困扰的问题。屠宰点规划已经完成,但目前的主要困难是机制和政策不足以吸引从小规模转向集中的场所。"主要原因是集中屠宰点的投资和屠宰成本远高于小规模屠宰,使企业在竞争中遇到困难",Quyền先生说。
面对这一现实,城市已指派农业和环境部门主持,与相关部门合作研究和提出一个强有力的支持机制,提交市人民议会在下次会议上审议,以促进集中屠宰系统的发展。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VN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