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茶阿姨赶女孩离开人行道事件看,如何避免‘抓人放盘’式的处罚?

Fang
By Fang
9 Min Read

从卖茶阿姨赶女孩离开人行道事件看,如何避免‘抓人放盘’式的处罚?

此前,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显示一名女孩站在河内市富美兴区(Phạm Hùng)的人行道上等车。随后,这名女孩与一名卖茶的妇女发生了争执。

当两人发生轻微推搡,卖茶的妇女踢了站在人行道上的女孩的行李箱时,冲突变得紧张。

富美兴区警方正在处理这名卖茶妇女因认为“站到了卖货的地方”而在美亭车站赶女孩离开人行道的事件。

7月8日,富美兴区(河内)警方决定对在富美兴路上侵占人行道经营的妇女处以250万越南盾的行政罚款。

从卖茶阿姨赶女孩离开人行道的事件出发,许多意见建议职能部门严肃处理侵占人行道和不文明行为,以警示公众,恢复公共秩序。

TS Nguyễn Hữu Nguyên已向《青年在线》分享了更多观点和建议,以整顿这种情况。

大家都知道,也理解“人行道是给行人走的”,但目前许多地方的人行道并非如此。

上述功能只有在城市的人口和车辆数量与规划相适应时才能实现。

在“超级城市”、人口和交通超负荷的条件下,这一功能并不像广大市民所期望的那样。

此外,在一部分生活困难的市民和交通拥堵的压力下,一些地方被迫在一段时间内接受上述现状的存在,人行道上有三种活动形式。

那就是人行道既给行人走,也给摩托车停放,还给小买卖、街头小贩。

然而,人行道的使用情况越来越复杂,甚至有些地方失控。职能部门也多次出动执行“道路畅通,人行道开阔”的行动,但未能长期维持秩序。

面对上述现实,一些地方,如胡志明市,已经寻找解决方案,接受“多功能”人行道的概念。据此,规定部分人行道面积用于行走、停车和买卖,同时也规定使用人行道需付费。

这一主张得到了人民的同意和支持。实施初期,一些地方出现了积极的转变。然而,运行一段时间后,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复杂的问题,包括人行道上使用对象之间的冲突。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河内的“人行道上踢行李箱”事件中,而且几乎发生在全国许多大城市,以不同形式的冲突出现。

看到这些画面,大家都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文化表现,非常值得强烈批评。

从法律角度看,这是侮辱他人的行为,需要严肃处理…

更重要的是找出直接原因和具体制裁措施并不太难。但更难的是找出深层次原因和根本解决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行道冲突的情况。

主要原因可能是人行道使用规定不明确,使得一些本来就贪婪、喜欢争夺的人误以为自己有权使用比规定更宽的人行道。

与此同时,违规时的制裁规定可能不够具体,不够威慑力,使得违规者不怕被罚。

上述原因也是不难实施的解决方案。如今,各地完全有能力安装摄像头,监控人行道上的活动。

然而,最难的问题仍然是:谁来检查、处罚,以及处罚后如何控制和处理再犯?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Momo;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