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民众的角度来看,乡镇办理手续,包括首次为民众颁发红皮书,近日收到了许多积极的反馈,因为这是民众明显受益的事情,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到县级办理。
回顾1993年的《土地法》——该法律规定省级有权首次为家庭颁发红皮书。当法律实施后,出现了许多需要修改的问题,因为申请红皮书的文件激增,省级无法承受。
到2003年的《土地法》已经革新,规定家庭、个人、居民社区首次办理土地手续属于县级权限。
从那时起,县级首次为民众颁发红皮书按照2003年、2013年和2024年的《土地法》维持了20多年,直到现在首次在实施两级地方政府时委托给乡镇。
现在乡镇的权限工作已经明确,但挑战非常大,需要缩短土地行政手续的处理时间,因为完成财务义务,确认颁发红皮书的义务大约需要20天。
为了缩短这一时间,短期内每位公务员需要迅速提高专业业务能力,革新思维,改变服务民众的工作作风,努力以“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我们必须尽力而为”的心态工作。
乡镇干部需要接受培训,熟悉新的工作和权限,并及时颁布内部指导程序,以顺畅处理行政手续。
如果乡镇不大力转变,那么在合并后很难满足实际需求,因为以前县级的所有权限都已全部下放到乡镇。
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使用数字数据处理民众工作正是乡镇政府必须立即着手实施的战略目标。必须确定将文件数字化并纳入数据库是在处理土地手续中实现突破的唯一、最短路径。
不仅是颁发红皮书,其他手续如土地收回、补偿、土地定价、土地分配、土地租赁、解决纠纷等也被寄予“更接近民众”的期望,以避免过去几年因越级投诉、举报而引发的诸多连锁反应和不满。
当按照各级的“明确人员、明确工作、明确时间、明确结果、明确权限、明确责任”来处理行政手续时,就不会再有文件因听起来非常“合理”的1001个理由被推来推去的情况。
在7月4日政治局、书记处的会议上,总书记杜林再次强调了乡镇政府的责任:“现在如果说这个你去这个局、那个局问就不行了。这句话极其不负责任,不能这样回答民众。”
但为了让乡镇政府“不能这样回答民众”,为了让乡镇在首次应用以前上级的使命时做好工作,上级如省、部、行业也必须迅速革新思维,“突破中的突破”完善制度。
特别是在乡镇土地管理领域的许多部门、专业干部还不够,跟不上时,需要补充更多人员,培训知识。
上级必须同行,指导,及时解开瓶颈,将分担乡镇工作视为当前需要优先考虑的第一责任。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Tuoi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