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陈文贵先生颤抖着翻阅美国人交还的档案,这是战争结束50多年后的事。66页的档案包含了坐标、关于他弟弟——烈士陈文富及1967年在广治牺牲的战友的信息。
同期,21套越南军人在战争中牺牲的档案被交还给来自老街、宁平、富寿、河内的家庭,这是在由中央档案中心III在河内组织的“越美外交关系30年”展览期间。
档案包括通行证、个人名单、笔记本、弹药跟踪表...名单上的个人包括队长陈文富和助手潘春念,以及27名队员的名单。名字附有入伍日期、地方代码、籍贯、身高、枪号。一些条目详细记录了亲属和村庄地址如红洲、金海...
档案为烈士富的家庭提供了寻找遗骨的希望,这是他们过去三年一直在做的工作。“我和弟弟相差一岁,前后入伍。我今年84岁了,而他永远23岁,如果他还活着,我们的头发可能都已经白了”,陈文贵先生谈到弟弟时泪流满面。
贵先生于1961年初入伍,那时战事激烈,敌方活动升级。弟弟陈文富那年17岁,送哥哥上路时坚定地说“明年我也要入伍”。1962年,富先生如约加入了第324师第90团第9营。
在抗战的岁月里,贵先生兄弟俩只在庙门见过一面,那里距离家乡丹凤40多公里。哥哥不记得对弟弟说了什么。“那时候父母还年轻,我们俩十八二十岁,哪能想到说些深刻的话”,贵先生回忆道。
随着部队深入南方前线,寄回家的信越来越少。亲人唯一记得的信封上的地址是“Vịnh Mốc”——广治的一个地名,靠近分割两地的界线。1968年,家庭收到了烈士陈文富于1967年7月3日牺牲的通知,被安葬在“南方前线”。
半个多世纪以来,贵先生和其他许多家庭一样,常常从零开始,在“南方前线”寻找烈士的遗骨,没有具体地址。他们通过旧单位、战友、目击者寻找线索,走遍曾是战场的各个墓地的每一排墓碑。
家庭在连接后唯一得到的信息是烈士富在“90高地Cồn Tiên - Dốc Miếu”牺牲。这个地名属于Gio Linh地,曾是美军在长山路上建立的军事防线最重要的据点之一,旨在阻止北方对南方战场的支援。战友们安葬了牺牲的军人,但随后激烈的战斗继续翻耕战场。至今没有人敢确定还有痕迹。
2023年8月,疫情结束后,家庭12人首次前往广治。贵先生逗留一周寻找旧前线的路,询问第324师的战友,走访各个墓地但没有信息。寻找持续到今天,经历了近1100天,由贵先生的儿子和儿媳负责数十次旅行。
“每次回来,家庭更加沉重,但我们从未放弃寻找亲人遗骨的希望”,贵先生的儿媳陈氏秋河分享道。
旅行通常在周末,当河女士结束留学中心的工作时。夫妇俩周五晚上从河内乘坐卧铺车到广治,租摩托车走访各个墓地,周日晚上返回首都。河女士多次回到长山、9号公路的墓地,但徒劳无功。
有一次他们回到旧战场看到还有痕迹但不熟悉路线只好返回。在烈士富的忌日、7月27日之际,河女士多做了一桌饭菜,烧纸衣“希望叔叔和战友早日报信”。
“常理上,有人会认为媳妇对丈夫家的亲戚感情不深。但走得越多,见到叔叔的战友,听到战斗的故事,看到各个墓地的烈士墓碑,越是心痛,越希望早日带叔叔回家”,河女士谈到过去三年从未放弃寻找希望的原因。
今年初,家庭联系到了第324师的旧首长,获得了关于1967年战斗的更多信息。最终,遗骨搜索的范围被划定在90高地周围约2平方公里的区域。7月初,国家档案中心III的电话通知,关于交还由美国保存的烈士陈文富的档案,让家庭更加坚信能早日找到亲人。
包含信息的USB和66页的档案让家庭“仿佛看到烈士的一部分灵魂回来了”。河女士表示,美国提供的坐标距离家庭正在寻找的地方超过一公里。今年的7月27日,他们重返广治的旅程将继续,计划与各级部门联系,尽快挖掘档案中的位置。因为除了烈士富,“可能还有许多其他战友在等待被发现,带回故乡”。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VN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