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处拍照规定及个人信息保密中未解决的问题

mika
By mika
12 Min Read

公证处拍照规定及个人信息保密中未解决的问题

2024年公证法自7月1日起生效。在值得注意的变化中,规定必须在公证员的见证下拍摄签署文件的过程,引起了公众的特别关注。

读者范玉山,正在胡志明市的一个公证处工作,向《青年在线》投稿,提供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另一个视角。

为什么在公证时需要拍照、录像?

拍照规定的积极影响之一,是期望它能有效纠正公证行业中的不正当竞争现象。

过去,“挂公证”、“等待签字”——即各方不同时在场,或违规的“上门公证”服务,已经扭曲了市场。这些做法不仅为不诚实的单位创造了不公平的优势,还将民众推向了潜藏法律风险的交易中。

拍照规定要求明确展示各方及公证员在签署时的同时在场,已成为不可否认的证据,几乎消除了空白签字或提前签字的所有机会。

不再有卖方已签字而买方缺席的“挂”合同——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整个交易无效。

建立了一个更加平等、透明的竞争环境,正直的执业机构可以健康竞争,同时保护民众免受风险交易,有助于巩固对公证活动严肃性的信任。

以前,证明谁真正在场并签字有时仅依赖于记忆和证词——这些可能会改变或被否认。

现在,照片成为了一个客观、不可否认的证据,几乎无效化了伪造签名、冒名或签字后否认责任的行为。

更进一步,每张照片都是与具体交易相关的独特“图像印记”。它为整个流程创造了一层透明度,使得在投诉时追踪和检查变得简单和准确。

在我工作的公证处的实际情况中,规定实施的第一周,一切进展顺利。起初,一些民众有些陌生,甚至担心,但在公证员解释了新法律规定后,同时图像还有助于保护他们的权益,大多数人都愉快地合作了。

普遍心理表明,民众理解这是强制性规定,遵守将使他们的交易在未来更加安全。

在如房地产、财产等大额交易中,越南人总是有“稳妥”心理,希望有有形、不可否认的证据以防风险。

签字图像成为一种现代“物证”,增强了参与方的信任和安心,他们重视清晰以避免未来的纠纷。

未解决的问题

然而,新的拍照规定给公证员和公证执业机构增加了业务负担。

这一流程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按下快门,还包括安排位置、确保照片符合标准、打印和存储等步骤。估计,每笔交易可能会延长5-10分钟,在高峰期造成拥堵。

特别是,公证执业机构必须投资于数字安全解决方案,如专用存储系统、防网络攻击软件和数据备份流程,以防止信息泄露。

这些成本的总和产生了显著负担,可能影响服务价格。

拍照规定无意中触及了最敏感的问题之一: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密。

民众的担忧并非没有根据,因为实际上实施流程暴露了缺乏协调和产生许多问题。

有些办公室投资了专用相机,但不少地方却使用公证员的个人手机拍照。

更危险的是,为了方便打印,这些图像经常通过如Zalo、Messenger等流行消息应用转发。这一自发流程无意中将敏感的法律数据推离了组织的安全控制范围,将其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器上,并从个人设备本身创造了泄露风险。

尽管法律明确了存储目的,但完全忽略了关于封闭流程的技术规定:使用什么设备拍摄,通过什么安全渠道传输,如何打印和销毁草稿。

如果个人图像在通过中间应用“转一圈”后被滥用,谁将负责?

这要求尽快完善关于保密的法律框架,需要各部委、部门和公证职业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努力。

核心是需要确定公证图像是敏感个人数据,要求加密存储流程,严格控制访问,并对泄露信息行为规定严厉处罚。

此外,需要加强司法部和司法辅助局的检查和监督。突击检查不仅应关注“是否拍照”,还应深入公证处的数字数据安全流程和网络安全措施。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技术应用是关键。公证处需要投资于现代存储和安全系统,而国家需要为公证员团队提供支持和强制性的个人数据保护培训机制。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