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交通运输部(现为建设部)的统计,截至2024年底,河内市有超过920万辆交通工具在运营,不包括中央机构的车辆。其中,城市管理着110万辆汽车和超过690万辆摩托车。此外,还有大约120万辆来自其他省市的个人汽车和摩托车在该地区流通。
根据河内市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现为农业与环境部)的评估,交通活动是空气污染的五大来源之一。常见的污染指标包括:细颗粒物PM2.5、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地面臭氧(O3)。
为了评估每种交通工具的污染程度,作者团队Ngô Quang Khôi及其同事公布了国家研究课题的结果(由PGS.TS Hoàng Anh Lê主持,由河内国家大学资助),即河内市道路交通空气污染的街道尺度分散模型框架。
该研究于2023年公布,使用了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河内市人民委员会、交通运输部之前项目中的车辆计数数据。空气污染数据来自河内市环境保护局管理的10个路边监测站,包括:Trung Yên、Minh Khai、Hàng Đậu、Hoàn Kiếm、Kim Liên、Mỹ Đình、Phạm Văn Đồng、Thành Công、Tân Mai、Tây Mỗ。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CO,使用化石燃料(汽油、柴油)的摩托车排放贡献了87%。这一比例仅在22时至5时降至80%以下,而汽车贡献了9%。对于PM颗粒物参数,研究指出摩托车仍然是最大的贡献者,占66%,汽车占13%。
研究还指出了空气污染的热点,CO、PM10、PM2.5主要集中在环线、径向道路和特殊交通节点。第一环线内的空气污染处于中等水平,除了游客众多的老街区。
在第三环线,污染浓度最高,CO、PM10和PM2.5分别为1,206、87.5和61.5微克/立方米。其中,PM2.5的浓度几乎是国家标准的两倍。
研究团队指出,第二和第三环线标志着发展区域的边界,那里有许多主干道和高速公路,因此有更多的重型车辆,导致产生更多的PM颗粒物。相反,在第二环线内,有许多居民区,摩托车数量众多,导致CO排放量更高。
河内需要与邻近省份合作以减少污染
河内空气污染的最大问题是颗粒物,包括PM10、PM2.5和悬浮颗粒物。根据农业与环境部2016-2021年的统计,自动连续监测站记录的PM2.5年均值超过国家标准2-3倍。
关于细颗粒物的来源,世界银行(WB)2023年发布的《河内清洁空气研究报告》指出,1/3的PM2.5来自河内,其余部分是从外部区域(红河三角洲、国际)运输而来。
交通运输来源造成了约25%的PM2.5污染;近35%来自工业活动,包括电厂和大型工业以及手工业村;10%来自居民区,主要是生物质燃烧;20%来自畜牧业和肥料中的氨源;约7%来自户外农业副产品燃烧。
WB认为,减少交通排放被认为是河内减少PM2.5的最大解决方案。其中,可以实施的四种措施包括:使用电动摩托车替代汽油摩托车;电动汽车替代汽油和柴油汽车;对车辆实施EURO5或EURO6标准;以及用清洁燃料公交车替代柴油公交车。
WB估计,这一领域的投资需求为15.6亿欧元,包括用电动汽车和电动摩托车替代使用汽油和柴油的车辆,以及从EURO5提高到EURO6的排放标准。在上述四种措施中,WB评估认为,用电动摩托车替代使用化石燃料的摩托车和用电动汽车替代使用化石燃料的汽车将最大程度地减少PM2.5。
然而,WB指出,即使河内实施了最严格的排放控制措施,如果仅限于河内地区或另一个单独的省份,首都也无法有效达到国家标准的PM2.5水平。
"专注于河内的政策到2030年最多可以减少周围PM2.5水平的20%,降至约48微克/立方米,仍接近国家标准的两倍", WB建议并表示,大部分污染来自河外,因此与邻近省份的协调行动对于改善河内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7月12日,总理发布了第20号指令,要求河内市实施解决方案,确保到2026年7月1日,第一环线内不再有使用化石燃料的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流通。
从2028年1月1日起,除了禁止汽油和柴油摩托车外,个人使用化石燃料的汽车也将在第一和第二环线内受限;到2030年,将适用于第三环线内所有使用化石燃料的个人交通工具。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VN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