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环境部表示,全国已在20/34个省市记录了248起疫情,尚未超过21天,包括:北宁、高平、岘港、得乐、奠边、同奈、同塔、嘉莱、河内、庆和、莱州、谅山、老街、林同、宁平、富寿、广义、广治、山罗和宣光。患病猪数为19,700头,死亡和销毁数为20,280头。
从年初至今,全国在28/34个省市出现了514起非洲猪瘟疫情(未记录的5个省市为胡志明市、顺化、安江、清化、兴安、海防)。总患病猪数超过29,600头,死亡和销毁猪数超过30,460头。与2024年同期相比,基于31个省市的数据,疫情数量减少了41%以上,死亡和销毁猪数减少了60%以上。
记录非洲猪瘟疫情最严重的省份是谅山,有149起疫情,目前还有118起未超过21天,超过5,600头猪患病并被销毁。其次是高平,有64起疫情,目前还有43起未超过21天,超过7,700头猪患病并被销毁。
畜牧与兽医局副局长潘光明评估,非洲猪瘟疫情有增加趋势,主要是旧疫情复发,规模小,平均50-60头。原因是病毒抵抗力强,出现难以消灭的新毒株,并在环境中长期存活。小规模养殖和居民区内养殖仍占很大比例,因此无法确保生物安全措施。
“一些地方发现疫情不及时,隐瞒疫情,疫情扩散后才介入。小型屠宰场多,地方缺乏严格控制”,畜牧与兽医局指出。有效的处理解决方案是接种疫苗,但目前仅用于肉猪,尚未被养殖户普遍使用,因此群体免疫水平不足。
畜牧与兽医局还表示,隐瞒疫情的行为有多种形式,如出售病猪、秘密屠宰、内部消费、虚假报告或不报告、将猪尸体丢弃到环境中。“这使得原本抵抗力强、在环境中长期存活的非洲猪瘟病毒有条件扩散”,潘光明说。
畜牧与兽医局代表还认为,目前销毁病猪存在许多问题。根据规定,只有已经死亡、有明显症状或检测结果呈阳性的猪才能被销毁。这使得处理过程延长几天,在此期间不少养殖户悄悄出售病猪或将尸体丢弃到环境中。
面对上述情况,农业与环境部副部长冯德进要求尽快在北部山区和中部等高风险地区同步实施猪只疫苗接种,同时密切关注疫情发展,评估传播能力以采取及时应对措施。“需要加强检查,处理违规行为,特别是在疫情热点地区,并在销毁病猪时为养殖户提供充分支持,以鼓励他们主动报告”,他要求。
长期来看,农业与环境部领导建议基层兽医系统需要确保统一并有足够的人力。屠宰、运输和猪肉经营的控制必须加强,特别是在大型食品供应点。
非洲猪瘟最初起源于非洲,传播速度快,感染猪只的死亡率接近100%。病毒存在于感染猪的血液、器官和分泌物中,抵抗力强,能承受低温,仅在70°C下死亡。疾病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受病毒污染的物体。疾病不会传染给人类,但人是疾病的传播媒介。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VN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