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专家:'禁止摩托车必须伴随替代措施'

mika
By mika
17 Min Read

- 北京是如何实施禁止汽油摩托车的路线的?

- 中国许多城市已经限制了汽油摩托车在城市中的使用,北京是第一个实施的城市。北京从1986年开始在三环路内禁止汽油摩托车行驶,主要原因是噪音过大、污染排放高以及交通事故风险高。到2000年,禁止区域扩大到了四环路。此外,还有许多道路禁止汽油摩托车通行。

自2014年起,其他地区注册的汽油摩托车不允许在北京的六环路内行驶,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此外,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对汽油摩托车的注册和年度检验实施了更严格的要求。

总的来说,限制汽油摩托车通常从一些中心区域开始,然后扩大到大的城市区域,并且必须提供合理的替代交通工具。替代交通工具包括:使用电动摩托车,其优势是成本更低和更清洁;个人汽车;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大城市的地铁。如果能够提供足够的合理替代选择,人们将倾向于支持限制摩托车的政策。

清华大学专家:'禁止摩托车必须伴随替代措施'

- 在禁止汽油摩托车近30年后,北京的空气质量现在如何?

- 在过去的十年里,北京加强了对空气污染的控制,特别是将PM2.5作为主要污染物,尤其是通过加强对交通排放的控制。目前,北京的年均PM2.5浓度已经下降到约30微克/立方米。

其他城市的一些政策制定者仍然不愿意承认车辆是主要的污染源,因为控制移动源比静态源更困难,因为它们是分散的、移动的,并且涉及许多人。然而,科学证据已经证实,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交通排放,随着车辆流量的持续增加,空气质量可能会恶化。

目前,北京和中国其他超级城市面临的两个突出挑战是控制正在使用的柴油车辆的排放,特别是NOx,因为实际排放量往往远超规定限值,以及为电动车辆开发和基础设施、服务系统,以实现除旅游车外的车队电气化,例如公交车和物流车。

- 河内计划在首都中心区域的一环路内禁止摩托车,您对城市有效实施有什么建议?

- 我认为有效控制汽油摩托车污染需要多方面的策略。首先,需要开展提高公众对汽油摩托车对空气质量影响的意识的活动,特别是排放量和噪音高。我理解河内现在的情况类似于北京2013年的紧急情况。当时,北京复杂的空气污染后果PM2.5浓度达到了89微克/立方米。

其次,需要采取逐步措施,如:逐步限制高排放车型的销售和设立汽油摩托车禁止区域,从而在政策效果和民众接受度之间取得平衡。我举一个例子,2001年,北京实施了比当时中国国家标准更严格的排放标准版本。汽车销售商必须销售符合这一标准的车型。此外,旧摩托车的最大使用寿命为13年,以前是11年,将不允许继续使用。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这些措施必须伴随着扩大可靠的公共交通系统和推广更清洁的替代交通工具,如电动摩托车,以确保人们的出行需求仍然得到满足同时减少排放。为了促进转型,北京主要依靠购买电动车的国内补贴,目前从2023年后停止;车牌配额和充电基础设施补贴以促进电动车的使用。

清华大学专家:'禁止摩托车必须伴随替代措施'

- 禁止汽油摩托车可能会导致电动摩托车增加,充电需求大。河内可以从北京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中借鉴什么?

- 建设充电基础设施需要多个政策机构之间的协调。首先,中国现在规定新建筑住宅区和一些相对较新的住宅区必须安装充电桩。对于难以接入充电的老住宅区,许多公司已经部署了公共充电站,包括在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和企业总部的大功率快速充电站。

据统计,2023年北京的车辆/充电点比例为2.3,略好于全国平均水平2.5。比例越低,基础设施越发达。中国计划到2030年将这一比例降至接近1。

对于个人电动车,大部分充电活动仍然是慢充,通常在家中进行,因为成本更低,而公共充电则需要支付服务费。中国开发了许多移动应用程序,帮助在大约一公里半径内找到最近的公共充电站,非常方便。这些应用程序还支持支付和检查账单。

安全确实是使用电动车时的首要关注点。尽管电池和充电器都符合严格的安全标准,但仍然有关于锂离子电池事故的报告,甚至在未充电时也会发生。政府和制造商仍在加强安全措施以降低风险。

清华大学专家:'禁止摩托车必须伴随替代措施'

- 北京减少排放的措施之一是发展公共交通(BRT和地铁)。河内已经实施了BRT但效果不佳。您对城市在这方面有什么建议?

- 在地铁系统和BRT之间选择应基于城市规模、经济能力和人口密度,其中地铁系统通常在人口密度高时更合适。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地铁项目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和政府的经常性财政支持。从中国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BRT通常只是一个临时解决方案。我的家乡是江苏省的常州市,一个中等规模的沿海城市,有300万城市人口,从2000年到2020年运营了两条BRT线路,之后随着交通需求的增加被地铁线路取代。

- 河内三分之二的细颗粒物PM2.5来自外部源,您建议河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确实。在北京的严重污染期间,超过一半的污染可能来自邻近省份。这表明了区域污染防控协调机制的必要性。这种方法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清洁空气控制运动中已被证明是有效的。

自2013年以来,邻近省份的有效减少污染措施包括:升级电厂和工业排放控制;有效管理生活燃煤,特别是分散燃煤。这些协调努力对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做出了显著贡献。

为了实现这一点,中国政府成立了由国家生态环境部(MEE)和相关部委协调的区域污染防控机制,以促进省际协调和政策统一。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VNExpress)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